[譯文] 非洲巨蜥 Varanus albigularis

白喉巨蜥 VARANUS ALBIGULARIS

又細分為三個亞種
Varanus albigularis albigularis Daudin 1802
Varanus albigularis angolensis Schmidt 1933
Varanus albigularis microstictus Boettger 1893

原文 by Daniel Bennett

  白喉巨蜥是一隻又大又強壯的蜥蜴,牠的蹤跡分佈在中部和南部的非洲大陸;中非共和國、蘇丹、吉布地、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加蓬、剛果共和國、扎伊爾、烏干達、盧安達、布隆迪、肯尼亞、坦桑尼亞、安哥拉、贊比亞、馬拉維、津巴布韋、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博茨瓦納和南非。而分佈地似乎已經在賴索托絕跡了(Luxmoore 等1988年) 。V.ocellatus (Heyden in Ruppell 1830)紀錄到,從南埃及和鄰國的則與草原巨蜥V.exanthematicus (安徒生1898 年, Schmidt 1919 年, Hafez 1978年) 有相當近緣的相關。白喉巨蜥被發現在各種各樣的乾燥棲地包括乾草原, 大草原和熱帶少量樹種的草原,但是沒有在沙漠內部、雨林和茂密森林中找到。不同於尼羅巨蜥, 他們躲避了人們的居留地。

  白喉巨蜥最早開始被當作為草原巨蜥(V.exanthematicus)的亞種,但後來根據在半陰莖上(hemipenal)的形態區別才把這品種獨立出來(Bohme 1988年, 1991)。現在被認同的有三個亞種:V.a.angolensis分佈於安哥拉和扎伊爾的相鄰部分。而黑喉巨蜥(V.a.microstictus),則是分佈於東非(南蘇丹和埃塞俄比亞南對津巴布韋和莫桑比克),而白喉巨蜥(V.a.albigularis)則是廣泛分佈在其他的範圍中。他們可以經由身上的鱗片數來做分辨的依據 (在草原巨蜥V.exanthematicus是75-95列, 在黑喉巨蜥V.albigularis microstictus是122-152列, 而在白喉巨蜥V.a.albigularis則是137-167列。V.a.angolensis則是110-141列 (Laurent 1964)) 。從坦桑尼亞被發現的V.exanthematicus ionodesi (Laurent 1964),則被認為是白喉巨蜥的幼體(Strimple 1988/9的描述)。白喉巨蜥是一個非常多變的動物,並且有些人相信牠們最終將會被證明是幾個種類的雜交體,另一些人則認為在亞種之間的差異太少,以至於不能明顯地辨認品種。Heck (1955)發表,有兩隻在同樣地區抓到的個體卻有著非常大的差異(體色由灰色至棕紅色),而Rese (1983)則提出報告指出,黑喉巨蜥將會和白喉巨蜥混種。在文獻上白喉巨蜥通常都是引用草原巨蜥的資料,而造成了相當可觀的誤解。

  過去宣稱白喉巨蜥可以長到213公分以上(Strimple 1988/9), 但樣本在190cm就已經很罕見。成體的比例上,尾巴的長度會稍微比身體的長度再長一些。在許多區域他們的體長很少超出100~150cm (Stevenson-Hamilton 1947; De Waal 1978; Auerbach 1985)。平均的大小由Bowker (1984)檢驗是,母的吻肛長度(SVL)是41公分、2.43公斤. 公的應該比母的還要更長與更重。最大的公蜥被記錄在Orange Free State,南非發現的總長(TL)是126公分 (吻肛為61公分)而最大的母蜥總長則是106公分(吻肛長49.8公分) (De Waal 1978) 。在Etosha國家公園,納米比亞,最大的公蜥吻肛長是77cm、8kg,最大的母蜥吻肛長62cm、6.5kg (Alberts 1994) 。而人工飼養的成體可以變得相當地肥胖並且達到20kg(Loveridge 1943 年; Branch 1991)。最大的樣本也許來自肯亞和烏干達。在納米比亞的母蜥性成熟發生在吻肛45公分前後,但在南非的母蜥吻肛在35公分時,就可以生產超過10顆蛋(Alberts 1994 年; Branch 1991)剛孵化的幼體測量大約20公分總長,重約25~30克。

  白喉巨蜥似乎不管是在地面上或是在樹上皆可同等地生活。他們的飲食主要包括無脊椎動物(特別是蝸牛與甲蟲、直翅類昆蟲、蜈蚣和蠍子)但他們偶爾也獵食更大的食物譬如其它蜥蜴、蛇(包括彭奎和眼鏡蛇)、青蛙、蟾蜍、草龜、鳥、蛋、哺乳動物(包括刺蝟)、以及腐屍(Hewitt 1937; Loveridge 1936/1942; Fitzsimmons 1943; De Waal 1978; Root 1978; Losos & Greene 1987; Branch 1988, Branch 1991; Alberts 1994; Kaufman等1994; de Villiers, pers.comm.)。他們對鳥類與鳥類的蛋更是非常痴迷(varanid 1962)並且這由許多直接觀測證實(Stevenson-Hamilton 1947; Sweeny 1952)。

  這龐大的巨蜥會在岩石縫隙間或已被拋棄的蟻丘或樹之間挖洞找尋隱蔽的環境。他們會在春天及夏天累積大量的脂肪,而在冬天寒冷以及乾燥的季節時找尋隱蔽以及不太活動。遲鈍的白喉巨蜥被發現在岩石之下淺挖洞穴渡過冬天(Bates1990)。像其它非洲的巨蜥一樣,一窩蛋的數量都非常多,Branch (1988) 記錄到一隻母蜥產下了37顆蛋,相當於這隻母蜥的一半重量。通常都在春天於一些較溫暖的地區產下蛋,而這些蛋大多都可以渡過冬天並且在隔年的春天孵化 (Branch 1991)。在1963年10月從莫桑比克進口的母蜥有產下過蛋(Shaw1963)。多數的蛋看上去被產在掩埋的洞穴中(例如在地灰鼠被摒棄的巢穴裡,Phillips and Packard 1994),但也有紀錄他們將蛋產在被遺棄的白蟻土丘中(Gillet in Branch 1991) 以及在中空的樹洞中(Cowles 1930)。每年可以生產約50顆蛋(Branch 1991) 但在野外,這些蛋成功地發育以及孵化的成功率不到一半(Phillips & Packard 1994)。

  南非的Alfred Brown在19 世紀晚期執行了一項對白喉巨蜥非常詳細的研究,但一直到100年後才被出版(Branch 1991)。白喉巨蜥時常被認為有遊牧上的特性,徘徊在大區域間尋找食物(Hewitt 1939, Bowker 1984)。在納米比亞,母蜥的活動範圍大小估計在6.1平方公里,公蜥則為18.3平方公里(Alberts 1994 Phillips 1995) ,大量活動時是在雨季(1月 ~ 4月的期間),而公蜥則是在交配的期間(7月8月)特別活躍,經常每天行走超過4公里。而在旱季期間他們每天大約只移動50公尺。這項研究同時也顯示出,給公蜥在旱季期間補給食物會比他們自行獵食更有效。在南非,白喉巨蜥最活躍在10月和2月之間(Branch 1991)。白喉巨蜥的分佈密度估計在每平方公里就有10-50隻在肯亞和在納米比亞附近生物量在每22,000平方公里大約有45,000kg分佈在Etosha 國家公園, (Western 1974, Phillips 1991, 1995) 。

  白喉巨蜥在人工飼養下常有繁殖的消息,而且一隻母蜥即可在六個月之間產下兩窩蛋,總數量達到65顆蛋,非常多產。(Anon 1987; Bom & Bom 1987).。地板面積至少需要10平方公尺(Staedeli 1962; Visser 1981; Anon 1987 年; Van Duinen 1983; Rese 1983),差不多大小的條件之下,可以安全地被混養在一起。他們會接受各式各樣的食物,包括大型的昆蟲、蝸牛、蛋、小鳥、淡水魚和甲殼類與哺乳動物。環境溫度20~35度C是很適當的,最熱的熱點可達到50度C。短時間冷卻空間溫度至16~18度C,他們可能會在溫度回升時刺激引發交配的行為。求愛的行為不會特別暴力,而母蜥會在半夜產下他們的蛋(Van Duinen 1983; Phillips & Packard 1994)。健康的母蜥所產下的蛋,將在27~31度C、濕度70~90%的孵化條件下於116-180天以後孵化。濕度較高則孵化成功率也會相對提高,不同的溫度孵化的則幼體則會產生不同的頭型。在荷蘭Vlissingen的綠鬣蜥動物園孵化的78隻巨蜥作為資料,提出較溫暖的孵化溫度將導致幼體為母的,而較低的溫度則生產了公蜥(Anon 1987)。這研究還沒有被證實,也許歸究於無法準確地判定性別有關。幼體將迅速地增長,也許在二年之內達到性成熟。母蜥需要極大量的食物,因為牠們運用全身的養份在製造牠們的蛋。

原文網址:http://mampam.50megs.com/monitors/albigularis.html